Search

何時開始住處成衡量人的價值標準?《月刊家》看盡韓國成家酸甜苦辣 - udn 噓!星聞

teng.prelol.com

什麼時候開始,「住處」成為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標準?

在韓國,不管是買房或是租房都有很大的不同。以買房來說,台灣對於首購族或是和銀行有良好往來的客戶,可以給6-8成的金額作為買房的貸款,可是在韓國,尤其是在首爾,江北區被視為中低價的6億韓幣(約新臺幣1,360萬元)以下的公寓比例,從2017年的97%到今年6月只剩下33.6%;江南區超過15億韓幣(約新臺幣3,300萬元)的物件更是從2017年的26.8%,今年六月則是激增到73.5%,這些費用還不包含交易時所需要支付多項稅金。

因為房價的飆升,政府限制9億韓幣的房屋最高貸款成數只能是總價的2成,並且禁止15億韓元以上的房地產貸款。這也是為什麼常常可以看到報導,明星用現金買房的原因。

買房的話需要高額現金來進行,但也有人選擇以租房的方式,其中又分全租跟月租,前者需要支付房東開出的現值金額,不用每個月繳交房租,後者者是根據情形支付500-1000等金額的保證金,然後在每個月繳交房租,房租金額會根據保證金多寡進行減少。

韓劇《月刊家》則是講述著,在這家雜誌社當中每個人在面對「家」的態度和想法。劇中的男主角因為有獨到的眼光,在經過長時間努力還有精準的投資眼光,成為房地產交易的知名人物,之後開設雜誌社來介紹特殊建築的硬體與室內設計等,提供給大眾更多的購屋與租賃的訊息。

女主角與其他人則是努力以擁有自己的「家」,作為努力的目標,以半地下室、屋頂加蓋或是考試院,減少租屋支出的形式來讓自己可以往目標前進。可是面對直線飆漲的房屋,這可能連房屋價金的零頭都不夠。所以,還有著有著嚴苛條件才能夠獲得抽籤權利的的社會住宅(其中需要包含需要擁有額度越高越好的「房屋認購存摺」並且滿足條件以70分以上才有機會,但抽中了還需要有足夠的現金,因為通常尾款不接受貸款支付等等其他條件限制)

因此,在成為介紹「風格居家」的雜誌社,時常拜訪以高價客製化的建築或是辦公室,會發現跟自己所想像的「家」有很大的落差。

因為「家=投資標的」,所以對於有些人而言他的目標不是讓他成為生活空間;而當「家=生活空間」時,如何裝飾與生活達到平衡更是一道難題,但前提是要有擁有這樣的空間才行。

《月刊家》給人的是一種直面生活的電視劇,有人是有家不得歸、有人是沒錢繳房租的偷偷住在公司、也有人是透過其他的形式有著一處可以休憩的空間,但也有人不把家當家的生活著。究竟「家」對人的定義是什麼,或許是能蓋在一個空間中有人和你分享喜怒哀樂的時候,那才是「家的所在」。

《月刊家》經典台詞:

1.所謂的「家」就像是個人財產的標準。我可以拿著裡面沒錢的名牌皮夾,卻沒有辦法沒錢卻住在豪宅當中,「家」似乎讓我無法隱藏自己的地位。

2.所謂的家,就是能夠讓人可以在黑暗的角落中放聲大哭的空間。

3.如果人生可以像房子一樣進行裝修的話,就像是搬家行李一樣,可以把做錯事情也去除;如果可以像修理破損的地方一樣補強我的人生;如果可以像油漆一樣,遮蓋我後悔的事情。就像是改裝前改裝後的房子,要是我一直處在改造前的人生,能夠有個華麗的轉變那就好了。

4.只要覺得疲憊不堪的時候,我就會開始想像起自己夢想中的家。在那家中,可以是撫慰一整天疲憊的休憩處、可以是和愛人共同相處的空間,但那只是我們的夢。真正我們所生活的家,可能是整天疲憊的延伸、也可能是另一個戰場、或者是隱藏著不被發現的秘密,也可能是不得不回的地方。

5.有許多獨居的人,居住在半地下室、頂樓加蓋或是考試院之中,在惡劣空間的之間堅持下來。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是因為對於未來懷抱著希望。但是要他們為了夢想而蝸居這樣樣的空間中太辛苦了。

6.希望「家」不是成為他們苦撐的空間,而是能夠給予安慰的地方。

Adblock test (Why?)



"標準" - Google 新聞
July 31, 2021 at 09:00AM
https://ift.tt/3lgevBe

何時開始住處成衡量人的價值標準?《月刊家》看盡韓國成家酸甜苦辣 - udn 噓!星聞
"標準"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aQsuVJ
Mesir News Info
Israel News info
Taiwan News Info
Vietnam News and Info
Japan News and Info Update
https://ift.tt/2yz8FVl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何時開始住處成衡量人的價值標準?《月刊家》看盡韓國成家酸甜苦辣 - udn 噓!星聞"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