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 橙新聞

文:中國戲劇出版社編委會

傳統戲曲服飾以明代服裝為基礎,在參考漢、唐、宋代服裝的同時,吸收清代服裝造型和圖案設計而成,不受朝代、季節和地域的限制。戲曲中人物的服裝造型,要根據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地位、文武官職而定,具有高度的寫意特徵。對於戲曲服裝,行業內有句俗語叫「三不分,六有別」。「三不分」說的是在傳統戲曲演出中對戲曲服裝的穿着「不分朝代、不分地域、不分季節」;而「六有別」是指在裝扮人物外貌形象時,要遵循寫意的原則,大體上只做六種區分:老幼有別、男女有別、貴賤有別、貧富有別、文武有別、番漢有別。傳統戲曲服裝最大的特點是程式化很強,穿戴的對與錯,都是根據戲曲服裝嚴格的穿戴制式來判斷。

戲曲的服裝主要可以分為:長袍類、短衣類、鎧甲類、盔帽類、靴鞋類等幾大類。如果從藝術樣式上來說,大致分為蟒、靠、帔、褶、衣五類。傳統戲曲服裝款式來源於生活,但是經過藝術加工後已脫離日常生活屬性,呈現出可舞性、裝飾性和程式性的美學特徵。戲曲服飾寬袍大袖,不顯腰身,這樣的款式有助於表演動作的舒展。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圖:視覺中國

傳統戲曲服裝色彩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即黃、紅、綠、白、黑;下五色為紫、藍、粉紅、湖色、古銅色或秋香色。值得一提的是黑色,它在戲曲中被稱為「青」色,所以青褶子、青箭衣,實為黑褶子、黑箭衣。從質料上看,早期戲服多用呢、布,後來主要用緞、綢、縐等絲織品,戲衣上的裝飾物主要有龍、鳳、鳥、獸、魚、花卉、雲、水、八寶等。同一種樣式的裝飾物也有不同的姿態,例如,「龍」有坐、散、遊、團等不同姿態之分。 

蟒,又稱「蟒袍」,是帝王將相及有官職的人在朝賀、宴會或辦公事等非常莊重、嚴肅的場合所穿的禮服。蟒的樣式是圓領、大襟、大袖,長及足,上面用金線、銀線或者彩色線刺繡上各種圖案。男蟒袍主要以四爪龍為圖案,女蟒袍則多以龍或鳳為設計圖案,陪襯紋樣為海水江崖、日、山、流雲等。一般說來,皇帝穿黃蟒;文武大臣穿紅蟒為貴重;性格粗豪者穿黑蟒、藍蟒;年輕俊雅者穿白蟒、粉色蟒;年長者穿古銅色蟒。無論穿男蟒、女蟒,都要腰圍玉帶。另外,文官多穿團龍蟒,武將多穿大龍蟒。蟒袍給人富麗光華的感覺,衣面的刺繡十分精美細致,它不僅可以用於舞台穿戴,單獨拿出來也是一件藝術品。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蟒  圖:中華書局

官衣

中級以下文官公服,樣式與蟒相同,圓領大襟,無滿身紋繡,只在胸前和後心有方形補子各一塊。文官是用禽鳥的圖案,武將用野獸的圖案。顏色有紫、紅、藍、黑等,依官階大小分別,巡按、府道等着紅色,知縣等着藍色,黑色則為驛丞門官穿用,又稱「素服」。男官衣腰圍玉帶,女官衣束軟帶或繫絲絛。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官衣  圖:中華書局

音「披」,帝王、官吏、士紳及其眷屬在家居場合所穿的便服,一般百姓是不穿帔的。它的樣式是對襟、長領子、寬袖,也帶水袖,分男帔、女帔。男帔的尺寸比較長,可以到腳面,女帔的尺寸比較短,下邊襯着裙子。帔有紅、黃、紫、藍等顏色,新官上任、新婚夫婦都要穿紅帔。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帔  圖:中華書局

靠(音「扣」),即鎧甲,傳統戲中武將的裝束,分男靠、女靠和改良靠三種。演員穿上這身鎧甲,就叫做「紮靠」。靠有軟、硬兩種,一般武將都穿硬靠,再加上四面靠旗,顯得特別威武,軟靠不用靠旗。女靠上身和男靠的形式差不多,下身綴有數十根彩色飄帶。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男靠  圖:中華書局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女靠  圖:中華書局

褶子

褶子在舞台上用處非常廣,不管人物的身份高低,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可以穿。它的樣式是大領,斜大襟或對襟,寬袖子,帶水袖。褶子分兩類,一種是花褶子,上面繡着花;一種是素褶子,上面不繡花。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褶子  圖:中華書局

盔頭

盔頭是傳統戲曲劇中人物所戴各種冠帽的通稱。大體分為冠、盔、巾、帽四類。冠為帝王、貴族的禮帽,如皇帝戴的平天冠、九龍冠。盔,為武職人員所戴,如霸王盔、夫子盔等。巾,多為軟質,屬於便服,像員外巾就是這類。帽類比較複雜,從皇帽至草帽,名目繁多。皇帽也叫「王帽」,為劇中皇帝專用之禮帽,帽形微圓,前低後高,金底,上鑄金龍,綴黃色絨球,後有朝天翅一對,左右各掛黃色大穗。紗帽是古代官員戴的一種帽子,也就是常說的烏紗帽。帽形微圓,前低後高,純黑色。兩旁插方翅者,為生角扮演的忠正文官所戴,插尖翅者為淨角扮演的奸邪者所戴,插圓翅者為丑角扮演的文官所戴。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盔頭  圖:中華書局

翎子

傳統戲曲中劇中人物所戴盔帽上的飾物,即雉尾。成對插於盔頭兩側,可增加美觀,演員用以表演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翎子最長可達到七尺。用於傳統戲中藩王、藩將、山大王、妖精等。有些英武的青年將領,如呂布、周瑜等也戴。

有關盔頭上插翎子的來源,說法之一是據說古代有一種鳥,學名叫做鶡。此種鳥有個特性,它的性情特別猛烈,尤其好鬥,一鬥起來,到死也不退卻,鑒於它的這種性情,古代的皇帝就命令在軍隊的頭盔上都插上一根鶡尾,名叫鶡冠,以此來象徵軍隊的勇猛。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翎子  圖:中華書局

靴鞋

戲曲的靴鞋種類繁多,主要有朝方、高方、雲頭靴、虎頭靴和彩鞋等。朝方,底稍薄,一般為丑扮官員、文人穿用。高方,底為白色,較厚,一般為生、淨角色穿用。虎頭靴前端飾有虎頭紋,多為武生穿用,便於開打。彩鞋形狀同普通鞋式樣,由彩緞製成,上繡花紋,鞋頭綴有彩穗,為旦角穿用。

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中國戲曲入門》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中國戲曲入門》

作者:中國戲劇出版社編委會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點擊書封,了解詳情)

責編:Zero Cheung

Let's block ads! (Why?)



"裝飾物" - Google 新聞
April 23, 2020 at 09:37AM
https://ift.tt/2Kq8yxP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 橙新聞
"裝飾物"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3j0yax
Shoes Man Tutorial
Pos News Update
Meme Update
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
Japan News Update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戲曲世界】「三不分,六有別」 了解傳統戲曲服飾中的學問 - 橙新聞"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