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去年一度針對滯留中國的「小明」、「小紅」實施入境管制措施;對此,監委葉大華、蕭自佑調查指出,相關單位未將入境限縮及其後續開放的決策理由完整論述,造成外界及相關利害關係人無從判斷「差別對待」的合理性,監察院促請行政院依聯合國指引、兩公約及兒童人權公約等相關規範通盤檢討。
葉大華表示,去年6至8月間,有民眾就政府於COVID-19疫情期間,針對「國人與中國籍配偶親生之子女」、「中國籍配偶前段婚姻之子女」(俗稱「小明」)及「中國籍新婚配偶」(俗稱「小紅」)限制及延緩其入境回台,使其滯留於中國事宜,期能研議因應措施,以維護其等權益,共計44人次相繼至監院陳情。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告指出,自疫情爆發迄今已逾1年,本案「小明」類型多元,目前可掌握的「小明」約4681人,影響最鉅的群體約2539人,為18歲以下長期在台生活、就學,前往中國探親後受疫情影響,因尚未取得我國籍而無法入境的中籍配偶子女。
葉大華表示,以「中國COVID-19疫情嚴峻不明」等為由暫緩中國人士入境,固有其正當性。然而,疫情指揮中心自去年2月6日至6月17日,針對本案相關入境管制議題雖召開9場會議持續討論,但受影響群體及社會大眾未能清楚了解其決策依據及境管標準,相關會議資料也未見相關人權指引的參考。
另,經查指揮中心、陸委會、衛福部、內政部及教育部相關新聞資料、公文及會議紀錄,除未將前揭「小明」、「小紅」入境限縮及其後續開放的決策理由完整論述,造成外界及相關利害關係人無從判斷該「差別對待」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已契合聯合國指引所稱「避免歧視」或「最小侵害原則」及「決策透明度」,在未有完整說明下,致各國差別境管措施也肇生外界質疑。
葉大華、蕭自佑認為,行政院應就聯合國指引及國際公約規範,包括避免歧視、最小侵害原則,資訊應公開、透明原則,積極強化及改善相關措施。此外,本次攸關人權的入境管制政策,決策過程卻未曾諮詢人權專家,行政院也應督同所屬積極檢討,適時跨領域合作,以落實防疫政策的人權考量。
葉大華也說,入境管制政策肇使部分「小明」、「小紅」滯留中國無法如期返台,影響其於我國居留期間法定183日的計算、其相關身分證明的取得時程,以及受教權、家庭團聚等權益。行政院宜督同所屬,研議中籍子女因疫情因素無法返台致未能符合法定「每年在台居住逾183日」要件的彈性處理方案。
"標準" - Google 新聞
February 09, 2021 at 11:13AM
https://ift.tt/36W6TvE
對「小明」境管標準、決策依據不明 監院促政院檢討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標準"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aQsuVJ
Mesir News Info
Israel News info
Taiwan News Info
Vietnam News and Info
Japan News and Info Update
https://ift.tt/2yz8FVl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對「小明」境管標準、決策依據不明 監院促政院檢討 - 自由時報電子報"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