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是關於空間的,現代主義是關於時間的」,若從這句後現代主義學者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所說的名言來思考王雅慧的創作,那麼她的藝術可能是關於世界的。拆解中文字「世界」一詞便可發現,「世」與「界」是以時間與空間的度量界線來囊括一個整體的意涵。在王雅慧創作中呈現的時間性與空間性,都不難感受到藝術家一直在探索整體、邊界與對位的狀態。也因此本篇文章試圖從視覺空間中的抽象化(abstraction)所呈現的整體性,作為感受王雅慧作品的一種途徑。
「鑽石就是雨滴─王雅慧個展」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這次的展覽中,我沿著時間的線條開始,逐漸拉出了原本隱藏在我生活中的一些意象,將時間以另一種方式還原給一張照片,這不同而並置的時間與空間,我常常在實際的生活中感受到。這些大小/遠近/輕重/快慢的各種品質,也總在我的心中一亮一暗地交替著。」王雅慧。「鑽石就是雨滴」個展自述。
展名「鑽石就是雨滴」取自於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1931-)的知名詩作,與王雅慧早期的錄像裝置作品〈二十億光年的孤獨〉(2009)名稱一樣源自這位被稱為「宇宙詩人」的作品。先從文學感受到藝術性的生命經驗,也是王雅慧作品中總帶有濃厚文學性的原因之一。在許多她推崇的文學家與詩人的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不為技術所侷限的空間想像,那是精神空間與宇宙空間之間的連通。
在絕對空間的王雅慧個展,從放置影像裝置作品的白盒子空間、連通空間中的藝術家小書與影像作品到錄像裝置的黑盒子空間,我們可以分為三個空間作為觀看上的引導,來理解藝術家在此次個展中所呈現的世界。首先在白盒子空間的三組作品中,跳秒的時鐘機芯作為畫面的動能,使平面作品的空間規律變化的時間性。它作為人類在發明時間概念之後的產物,在作品中呈現的是一種最純粹的時間質地。
連通前後兩進的穿堂空間,擺放著王雅慧在去年「時間簡史」個展時出版的小書增訂版,以及作品〈一首詩〉。藝術家拍攝放擺放在桌面上、谷川俊太郎詩集中筆記本原稿影印的那一頁,黑色的桌面與桌面上的塵屑,讓我們在太虛般的畫面之中觀看書的內容。詩集中的影印手稿,既是影像、也是文字、也是顏料印刷。在視覺理解上的多義性,成為藝術家通往時間與空間抽象化美感的蟲洞,同時也引導我們進入空間最深處的錄像作品〈筆記本〉。
在〈筆記本〉的錄像畫面中,一張張不同格式、大小、顏色的稿紙,被來自右側的無形力量以一種儀式般的速率拉離畫面。一張實在的筆記紙擋在我們與平面錄像之間。紙張的存在、其在錄像投影留下的黑影空間,與影像之間「對影成三人」文學性的空間關係,塑造出使事物以不同質地存在的視覺整體。
「當我偶然在書架上拿起多年前在日本買的谷川俊太郎的日英對照詩集,翻到影印自他筆記本原稿的那一頁時,在看了那麼多次的書本上,好像有什麼感覺突然浮現,於是過了幾天,我將這翻開的頁面放在工作室久未清理的黑色桌布上,一幅奇妙的景象出現了,時間在這裡彎成一道迴圈,我也忽然了解這位詩人的另外一首詩,沒錯,鑽石就是雨滴。」王雅慧。「鑽石就是雨滴」個展自述。
「鑽石就是雨滴─王雅慧個展」展場。圖/藝術家王雅慧提供
王雅慧作品〈一首詩〉於展場。半光面相指鋁裱褙/實木層板/書,109×73.05×20cm,2020,Ed.5+1AP。圖/藝術家王雅慧提供
「『我也想像卒姆托那樣,建造一種回應基本事物的空間。』這個方向似乎在我的創作中一直出現著,甚麼是基本事物?自然的一切都是基本事物,人回應自然所創造的也是基本事物。」── 王雅慧。〈日光下的靜物/二十億光年的孤獨/熱帶計畫:雪人〉。《時間簡史》。誠品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9.05。p.15
在王雅慧《時間簡史》關於彼得·卒姆托的篇章中,她提到一次對於臺北北門對應七星山方位的風水地理關係。這種以天地調整城市軸心的建築邏輯,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回應,「回應事物自身,回應地面與天空,回應溫暖的記憶」(註1),這些回應讓王雅慧眼中的北門比許多高樓都要來的高大,也讓空間因而成形。
我們從王雅慧《時間簡史》小書中對於五位藝術家的書寫當中可以得知,她作為一位以大量閱讀推敲視覺藝術與事物道理的藝術家,是以整體性的思維來追求空間性,在此姑且稱之為視覺的整體性空間。這種視覺的整體性空間是從繪畫、影像、雕塑、建築與裝置中砌組而成的視覺空間敘事,同時是藝術家所謂「回應基本事物的空間」的一種對美學史中、空間方法的實驗。
從〈棋盤〉的作品造型與視覺中,可以觀察到是王雅慧自《流浪者之鐘》系列在動靜之間、空間與時間對位關係的作品之延伸,也呈現了藝術家在展覽與創作的延續性實踐。不同於《流浪者之鐘》所展現出來的時間秩序,〈棋盤〉的經緯線條在空間秩序上有更直白的對應關係。
王雅慧作品〈棋盤#1〉、〈棋盤#2〉於展場。右:〈棋盤#1〉,染色木板、時鐘機芯、黑色壓克力、油墨,49 X 49 X 4.8 cm,2020。左:〈棋盤#2〉,染色木板、時鐘機芯、黑色壓克力、油墨,43 X 43 X 4.8 cm,2020;圖/藝術家王雅慧提供
王雅慧作品〈海〉於展場。半光面相紙鋁板裱褙、實木層板、玻璃杯、水、時鐘機芯X2,112 X 86.35 X 20 cm,Ed.5+1AP,2020。圖/藝術王雅慧提供
在同樣具有時鐘機芯的〈海〉中,藝術家又使影像與物件進入於這樣的秩序世界之中。在〈海〉以黑白攝影的海與天所構成的平面化世界中,就在觀看中建構了幾個在視覺、文學、影像與物件等不同層次的觀看方式。作品以「海」作為命名,天空「虛」的留白與海「實」的存使天與海本來在宇宙與地球大氣層、地球上的海洋的這種對應關係中,透過影像平面化為天與海平等的空間關係。
與此同時,在畫面當中,動力指針裝置的位置選擇以及指針跳秒式的移動方式,則是藝術家意圖使我們再次注意到關於邊界與框架的關係,並透過這樣的畫面選擇,關注空間與時間的敘事討論。跳秒轉動的圓形畫面,與整體作品分裂為三個世界,只有在兩個圓形畫面的角度遇到指針轉動的最大公約數的那一秒鐘,才會成為同一的世界。
平面而單向觀看作品的同時,王雅慧在影像作品前放置的玻璃杯水,既與影像作品中的海在「此在」與「曾在」上相互呼應,也將本來的平面觀看的狀態,連結到觀者對於立體雕塑的環視觀看。影像與展場空間折射於水中的衍生影像,像是視覺的蟲洞,而玻璃杯水又將展場空間中的照明化為一道微光,映在影像中的海。
這些在作品中運作的平凡而基本的物理現象,使王雅慧的作品讓我們從基本事物的空間中感受到以空間與時間的邊界與圍繞在邊界周圍的虛空。在簡潔的視覺語言中,這兩者的鮮明存在才得以如此鮮明。作品與玻璃水杯所構成的的觀看方式,透過水杯的光與影像的折射,讓我們在觀看作品的折曲影像時也意識到承載著它的虛空。影像空間、現實空間之間的邊界、虛空與事物的存在關係,在錄像作品〈筆記本〉中呈現了一個極致的對位狀態。
「鑽石就是雨滴─王雅慧個展」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王雅慧作品〈筆記本〉於「鑽石就是雨滴─王雅慧個展」展場。單頻道錄像(9"01" 循環播放),素描紙,264 X 148.5 cm,Ed6+2AP,2020。圖/藝術家王雅慧提供
王雅慧對於抽象化的探索,反映在她不同維度的視覺空間,而非形式主義式的風格探究。視覺空間中的質地與詩性,則來自於生活中基本事物的奏鳴(王雅慧,2017),藝術家在內觀那些回應世界的視覺中、時間與空間質地及其邊界之對應的這層精神意涵上,與石濤(1642-1707)的「
蒐盡奇峰打草稿」、莫蘭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的靜觀空間與理查德‧圖特爾(Richard Tuttle, 1941-)對於框架的探索有著諸多互文。「鑽石就是雨滴」的展示雖然簡要,但我們可以從這種簡要中感受到王雅慧探索空間與時間在抽象(abstract)上的視覺普世性。在這裡的抽象,是經過摘要和萃取之後的普世性美感,而非如中文字義般從象中抽離的畫面空間。從王雅慧自2016年「反影入深林」、2019年「時間簡史」到今年「鑽石就是雨滴」的三檔個展中可以發現,藝術家總能讓我們得以靜觀事物在世界中的變化。王雅慧將時間經驗抽象化為基本的分秒,且空間同時在抽象化過程中,以文人精神探索抽象視覺的整體性空間。我們甚至也可以透過她對於視覺的整體性空間之探討,去回應當代視覺藝術創作在空間轉向(spactial-turn)浪潮之後的總體藝術實踐,其延伸探討到其他感官經驗,卻使我們忽略對當代視覺的抽象化作為整體性美感的討論的此一現象。
王雅慧作品〈光年〉於展場。藝術紙鋁板裱褙、實木層板、玻璃杯、水、時鐘機芯X2,93 X 64.04 X 20 cm,Ed.5+1AP,2020。圖/藝術王雅慧提供
註1:王雅慧。〈彼得·卒姆托〉。《時間簡史》。誠品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9.05。p.14
展覽日期|2020 / 6 / 10(三) - 7 / 19(日)
展覽時間│週三-週日 12:00-20:00
展覽地點│絕對空間
展覽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205巷11號
"鑽石" - Google 新聞
June 30, 2020 at 08:27AM
https://ift.tt/2NHiRPS
呈現基本事物的空間 從「鑽石就是雨滴」看王雅慧近作中的抽象化與整體性 - 非池中藝術網
"鑽石" - Google 新聞
https://ift.tt/3cTLOTZ
Mesir News Info
Israel News info
Taiwan News Info
Vietnam News and Info
Japan News and Info Update
https://ift.tt/3dnPBbC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呈現基本事物的空間 從「鑽石就是雨滴」看王雅慧近作中的抽象化與整體性 - 非池中藝術網"
Post a Comment